2016年醫藥電商B2C市場呈矛盾發展態勢 ;預計2017年政策麵相對寬鬆 ,市場增速相對放緩 。到2020年 ,醫藥電商市場將成長為超過1000億元的大市場 。
2016年已經過去 ,2017年已經打開 。談起2016年 ,醫藥電商產業界普遍反應是環境不好 ,且不說2014年發布的《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迄今未能有下文 ,在2015年產業對醫藥電商的期待達到頂點的同時 ,2016年產業環境及政策一路下行 ,給整個醫藥電商產業帶來不小衝擊 。回顧剛剛過去的這一年 ,醫藥電商B2C市場呈現矛盾發展態勢 ,一方麵政策投資環境層層收緊 ;另一方麵 ,據2016年11月初C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公布的對2016年網上藥店銷售規模的數據 ,預計2016年B2C醫藥電商市場銷售規模將達到285億元 ,與2015年的144億元相比增長了97.6% ,反超環境寬鬆的2015年(85.11%) 。
凡事背後必有邏輯 ,看似矛盾的現象背後既是對過往產業變化的承載 ,也孕育著對未來產業發展的啟迪 。
2017年投資延後效應減弱
2017年會怎樣 ?首先值得關注的是政策層麵 。應該說 ,利空出盡是利好 ,無論未來發改委的負麵清單是否會正式發布 ,其禁止的是處方藥網售 ,而得到國家背書的互聯網醫院從某種意義上講提供了處方藥網售的一種解決方案 ,並以蓬勃的態勢向前發展 。負麵清單打擊的將是部分打擦邊球而沒有處方藥電商解決方案布局的企業 ,對於互聯網醫院以及各種能提供合法處方源的電商平台來說 ,負麵清單的影響有限 。
此外 ,雖然國家停止了第三方平台藥品銷售試點 ,但器械 、計生用品 、保健用品等以及自營式網售OTC藥品依然開放,第三方平台OTC藥品貨到付款的方式目前也被默許 ,且隨著人社醫保在線支付在各省市的展開 ,醫保紅利亦將釋放 。整體來說 ,2017年政策層麵是穩健過渡乃至向好的一年 。
不可預測的是 ,“黑天鵝”事件對產業的影響 。從長期看 ,醫藥電商市場發展壯大態勢不可阻擋 ,但若出現大規模假藥等將迎來政策麵的強烈彈壓 ,這種彈壓對市場短期的影響將會非常大 。此外 ,部分電商公司也將麵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因此 ,整體來說 ,醫藥電商還處於虧錢培育市場階段 ,盡管有些企業在2016年宣布盈利但也隻是微利且還是以犧牲規模換來的 。許多企業還在天使輪或者A輪 ,進入B輪及以後的企業十分少 ,融到的資金不足以支撐企業持續虧損 ,當下融資市場遇冷 ,前期拿到的投資是否能撐過2017年仍是未知數 。
總的來說 ,消費者網絡購藥行為養成是市場的長期驅動因素 ,短期對市場的帶動有限 。在政策麵上 ,2017年會較2016年寬鬆些 ,市場發展早期累積的供方市場 、投資市場利好驅動了2016年市場超常增長 ,但在沒有大政策刺激下 ,2017年這種效應會衰減 。由此判斷 ,2017年醫藥電商市場增速將相對放緩 。
醫藥電商四大預判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筆者觀察醫藥電商市場多年 ,最大的感慨是這個市場一直在生長但小插曲不斷 。不過 ,總體而言 ,我們十分看好醫藥電商的未來 。
[預判一] 到2020年 ,醫藥電商市場將成長為超過1000億元的大市場 。
簡單來說 ,未來市場的複合增長率很難低於50% ,如果按照50%的增長率來計算 ,到2020年 ,醫藥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1095億元人民幣 。事實上 ,2016年的增長已經達到97.6% 。
[預判二] 阿裏健康大藥房和京東大藥房將迅速成長為行業內的百億級玩家 。
阿裏和京東或主動或被動選擇了在藥品這個品類裏自營 ,而不是僅僅作為第三方來提供撮合交易平台 ,擁有天然流量優勢的兩家線上大藥房很容易實現流量變現 。阿裏健康自營藥房在“雙十一”當天首秀就登頂天貓醫藥館銷售榜即是佐證 。
[預判三] 一個或少數幾個自營B2C平台有望邁入百億俱樂部 。
以2015年數據看 ,10億俱樂部的幾家B2C平台如1藥網 、七樂康 、康愛多 、健客等如果按照50%的複合增長率 ,到2020年會達到75億左右水平 。盡管這幾家B2C平台目前增長率都不足50% ,但要注意的是 ,互聯網公司的爆發式增長往往會來得很突然 ,誰的資金鏈更為夯實 、團隊更為穩健 、運營更為高效 、布局更有邏輯 、行動更為高效 ,誰就更有可能活到2020並活得更好 。
[預判四] 少數垂直的醫藥電商將真正盈利並形成有效的商業模式 。
這類電商包括專注於某個或某幾個慢病領域藥品並提供完善線上線下相結合慢病管理服務的電商以及專注於特色產品如隱形眼鏡 、醫療器械等的電商 ,這些公司都有可能在細分市場稱王並依賴獨特商業模式阻擋巨頭的進入 。
剖析>>>
支撐醫藥電商鼎立前行的“天使”
由於投資資金的延後效應 ,不少醫藥電商企業在2016年融資遇冷前已經拿到了不錯的投資 。例如 ,自營醫藥電商第一陣營隊伍的七樂康 、1藥網等都在2015年年末拿到了不錯的融資 ,這些資金足夠支撐電商公司在2016年的發展 ,並持續驅動業績增長 。